国际科技人才交流·绿色发展专题用人单位
由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主办的2025年“国际科技人才交流·绿色发展专题”活动,拟于6月28日至30日在深圳举行。活动汇聚众多优质用人单位,涵盖人工智能与信息计算、材料工程与能源技术、生物医药与智能健康等前沿领域,为即将步入职场的你提供丰富多元的就业机会,赶紧来了解吧!
本次活动的用人单位分为科研机构组和高校组,以下为高校组的单位简介,欢迎有志于科研事业的你深入了解,寻找心仪的平台与机会。
01
南方科技大学
专业:人工智能与信息计算,材料工程与能源技术,生物医药与智能健康
南方科技大学(SUSTech)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样板,由深圳市政府举办,定位为高起点、高定位的新型研究型公办大学。2022年,南科大及其数学学科双双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彰显其卓越学术实力。学校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办学模式,构建以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与人文社科的现代学科体系,全面开展从本科到博士的高质量教育,致力于建设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重点引进领域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数学、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专业方向。南科大依托雄厚的科研资源和改革机制,面向全球广纳高水平人才,诚邀具备国际学术视野、卓越科研创新能力的优秀学者加盟,共同引领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加速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
02
深圳大学
专业:人工智能与信息计算,材料工程与能源技术,生物医药与智能健康
深圳大学(Shenzhen University)由教育部于1983年批准设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高校联合援建,是深圳市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及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深圳大学坚持“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发展定位,与深圳经济特区同步成长、协同进步,快速崛起为国内进步最快的高校之一。近年来,学校综合实力持续提升,连续多年跻身四大国际权威大学排名,形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教育品牌。
重点引进领域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法学、艺术设计等专业方向。学校现面向全球招揽特聘教授、教师、博士后、专职研究员等各类岗位人才,诚邀具备国际视野、卓越学术潜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优秀学者加入,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03
深圳理工大学
专业:生物医药与智能健康,材料工程与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与信息计算
深圳理工大学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创办、教育部于2024年5月正式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定位为高起点、小而精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秉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学科交叉、三院一体”的办学理念,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流科研平台,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格局。学校注重基础性和前沿科学研究,面向全球广纳高水平教师,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科学家、工程师与企业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研究型高校。
重点引进领域涵盖神经科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分子生物学、材料科学、能源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微电子学、自动化工程等专业方向。学校现诚邀海内外优秀博士加盟教授岗位,支持科研与教学双重发展,为青年学者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和一流的科研资源,共同探索科学前沿与工程创新。
04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专业:人工智能与信息计算,材料工程与能源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于2019年12月由电子科技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设立,作为国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研究院定位为电子信息领域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全面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九大科研领域”,包括集成电路、量子信息、元宇宙、人工智能、海洋电子等,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研究院秉持“学科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发展理念,推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和国际合作协同并进,助力深圳打造先行示范区与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地。
重点引进领域涵盖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科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海洋电子信息技术等专业方向。研究院面向全球招募领军人才与青年优秀学者,重点布局颠覆性创新技术与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欢迎有志于电子信息领域科研与技术突破的优秀人才加盟,共创科技未来。
05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专业:人工智能与信息计算,材料工程与能源技术,生物医药与智能健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由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哈工大与深圳市政府共建,是哈工大“一校三区”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深圳首个拥有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的高水平校区,现设11个学院、4个研究院,拥有近700名全职教师、90名兼职教师及200余名博士后,全日制在校生约1.2万人。校区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与国际学术前沿,建设“高教改革试验田、高端人才桥头堡、创新策源地、国际合作示范区”,涵盖理、工、管、经、文、艺、法、交叉8大学科门类,布局8个国家重点学科、14个A类学科及8个“双一流”建设学科,致力于培养高端创新人才。
重点引进领域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学、法学等专业方向。校区现面向全球招募领军人才、海外优青、青年教师及博士后,诚邀有志于高水平科研与教育事业的优秀学者加盟,共襄发展,共创世界一流大学的新篇章。
06
广东医科大学海洋与热带医学学院
专业:生物医药与智能健康,材料工程与能源技术
广东医科大学海洋与热带医学学院成立于2023年12月,是国内首家专注于“海洋+热带医学”交叉学科建设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学院依托广东医科大学医学主导、多学科协同的办学优势,聚焦海洋药物、功能食品、生物材料与热带海洋人群健康研究。现有64名教师团队,涵盖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国家优青等高层次人才,建有斑马鱼模式动物平台、GMP级中试车间等五大科研平台,近三年科研经费达1.2亿元,发表SCI论文104篇,申请专利130件,技术转化金额500万元,孵化企业6家,具备卓越的科研与成果转化实力。
重点引进领域涵盖海洋药物研发、功能性食品开发、生物材料科学、热带疾病研究、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专业方向。学院为人才提供最高可达5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和1000万元安家费,配套博士后流动站、博士联合培养机制及完善的生活服务体系,面向全球引进高水平学者,共同开创海洋医学与热带医学融合发展的新未来。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报名参会,拓展学术视野,对话国际前沿。
扫码报名后,简历会发送至相关领域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在筛选后将会尽快进一步联系候选人才进行下一步对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