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邀天下英才,勇攀学术高峰!成都理工大学2025年珠峰人才引进公告

诚邀天下英才,勇攀学术高峰!成都理工大学2025年珠峰人才引进公告

图片
图片

成都理工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学科优势特色鲜明,以理工为主,地质、石油、资源、核技术、环境为优势,土木、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管理为特色,经管、文法、外语、艺术、体育等协调发展。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个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化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1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入选四川省首轮“一流学科”建设行列,6个学科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行列。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成都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新时代征程上,学校愿为一切有志于干事创业、扎根中国大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人才提供广阔舞台,努力开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工作新局面。根据四川省关于省属高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等文件精神以及《成都理工大学珠峰引才计划实施办法》(成理校人〔2022〕27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诚邀天下英才汇聚成理学术殿堂,勇攀学术高峰。

图片
图片
图片

NO.1

引才基本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爱岗敬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备引才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身心健康,体检合格,能正常履行引才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

4.引进人才需于2024年12月31日前取得国家教育部认可的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位。

NO.2

人才类型层次与条件

图片

1.顶尖人才(A0)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诺贝尔奖、图灵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普利兹克奖等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发达国家科学院院士;其他国内外相当层次人才。

 

2.领军人才(A1)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外国专家项目入选者;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含教育部“国家教学名师”);讲席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排名第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排名第1);IEEE Fellow等国际知名学术组织会士;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排名第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其他国内外相当层次人才。

 

3.拔尖人才(A2)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获得者;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类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排名第1);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类著作奖、论文奖、研究报告奖、普及奖一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排名第1);其他国内外相当层次人才。

 

4.骨干人才(B1)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排名第1);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排名第1);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排名第1);省级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创新领军项目入选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其他国内外相当层次人才。

 

5.骨干人才(B2)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排名第1);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排名第1);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排名第1);省级优秀专家或中青年专家;省级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近五年取得A2级成果5项及以上人员;其他国内外相当层次人才。

 

6.学科专业后备人才(C1)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同时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且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评级为A-及以上的学科取得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出站,且近五年取得A2级成果1项及以上人员;业内公认的(软科或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排名前200的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出站人员,其中国(境)外博士后工作时间应连续不少于12个月;具有博士学位且近五年取得A2级成果4项及以上人员。

 

7.学科专业后备人才(C2)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同时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取得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出站人员;业内公认的(软科或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排名前500的国(境)外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出站人员,其中国(境)外博士后工作时间应连续不少于12个月;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评级为B+及以上的学科取得博士学位人员;具有博士学位且近五年取得A2级成果2项及以上人员。

 

8.青年人才(D)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2周岁,且在国内外大学或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学位人员。

NO.3

人才支持相关政策

图片

1.引进人才全面享受国家、四川省和学校相关计划(项目)配套支持优惠政策,符合条件者可依托学校申报国家、四川省和成都市人才项目,申领天府英才卡、特约医疗证等,享受政务、金融、安居、医疗、交通等方面具体服务,既包括购房支持、特约医疗等关键大事,也包括绿色通道、机场优先安检、免费公交地铁、免门票参观旅游等暖心小事。

2.学校优先推荐引进人才申报国家、地方及行业等各类人才计划和科研项目。

3.学校大力支持各类引进人才根据实际需要组建或加入高水平教学或科研团队。

4.引进入才在聘期内可按学校有关规定申请聘任正高级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同时,也可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和程序申请职称评审,且不受评审指标限制

5.引进人才可按学校有关规定和程序增列为研究生指导教师。

6.引进人才子女可入托成都理工大学附属幼儿园,就读成都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和中学;若有就读成华区其他学校需求的,由成华区予以分类分层统筹协调安排。

7.学校为引进人才提供周转房,引进人才可按学校规定申请租住。

NO.4

引才程序

图片

(一)报名

http://hr.cdut.edu.cn

(二)资格审查与学术审核

(三)考核与政审

(四)审批与公示

(五)体检

(六)聘用

NO.5

特别提示

(一)本公告如有调整、补充等事项,在成都理工大学人事处网站上公告或通知。

(二)请应聘者确保联系方式正确、畅通。否则因无法与应聘者取得联系所造成的后果,由应聘者自行负责。

(三)成果分类分级按照《成都理工大学科研项目、成果及社会服务分级认定方案(试行)》(成理校发〔2021〕52号)和《成都理工大学教育教学类项目及成果分级认定办法(试行)》(成理校教〔2023〕9号)等相关规定执行。

NO.6

联系方式

图片

联系人:李老师,康老师

联系电话:(028)84078792

教学科研单位引才工作联系方式请见附件3。

NO.7

附件(扫描二维码查看)

1.珠峰引才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领军人才、拔尖才、骨干人才)

图片

2.珠峰引才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学科专业后备人才、青年人才)

图片

3.教学科研单位人才引进工作联系方式

图片

cssui

发表评论